37736㎡重庆璧山文化艺术中心--汤桦建筑

案例 2017年08月28日

项目名称:璧山文化艺术中心

项目地点:重庆

委托机构:重庆绿岛新区管理委员会

用地面积:35348.84㎡

建筑面积:37736.51㎡

设计时间:2010.09-2012.03

建成时间:2016.12

设计团队:汤桦、陈国文、邓芳、汪田浩、周昱、段芸芸等

合作单位:重庆市设计院

建筑摄影:何震环


  作为重庆绿岛新区公共服务中心建筑群最重要的公共文化建筑,璧山文化艺术中心南临中央公园人工湖,西接市民广场公共绿地,景观资源优越,是整个区域最早启动的几个项目之一。清乾隆《璧山县志·形势》载:“昔人云四山如璧,又云山出白石,明润如玉,故名璧山。”文化艺术中心用一种抽象的建筑语言再现关于“璧山”的描述,这种形体关系也是对周围山水环境要素的一种映射。我们希望这座公共建筑提供的是一个“地方”,而不仅仅是一栋建筑。


▼山谷西侧入口







▼简洁纯粹的“外”表皮



  未平整的原始场地中有大小三个山丘,它们相对而立,中间的谷底向周围场地延伸,这种自然的空间关系成为了这次设计的起点。这种“空”正是我们认为回应自然、城市、文化的最佳姿态。建筑体量依从原有谷地的趋势做切割,从一个实体中打开了连接场地周边几个重要公共空间的通路。西侧的自然景观经由二层平台延伸至建筑内部,公共平台连接了三个体块,成为了一个富有活力的城市客厅。

 

▼相对而立的建筑




▼山谷



  这种形体生成的逻辑也让建筑界面自然呈现出了内和外的差别。建筑主体的“外”表皮采用了灰色铝单板格栅结合玻璃幕墙,很好的解决了建筑东西晒的问题。整齐划一的金属板形成横向线条,让“外”表皮简洁、纯粹又现代,凸显了“内”的复杂和多变。在内向的峡谷界面中,不同角度的三角面上玻璃、金属板、铝板网交替出现,又被冰裂纹式的划分统一起来。整个“内”界面呈现一种晶体的质感,这种闪烁剔透的“复杂”让这个“空”成为来往人群视觉的焦点。


▼复杂多变的“内”表皮










▼表皮细部



  我们将文化艺术中心复合多样功能空间梳理为三个部分:主要空间,辅助空间以及交通脊。各个功能围绕公共平台组织,按原始山体的分布坐落于基座上。东侧为大剧院、西侧为会议中心,群艺馆和电视台等功能。观众从平台层进入不同场馆,服务辅助功能则在平台下将几个体量连接在一起。


▼剧场入口




▼公共空间里复杂多变的光影




▼剧场







▼轴测图




▼幕墙分析图







▼一层平面图




▼二层平面图




▼三层平面图




▼四层平面图




▼立面图




▼剖面图



标签:

声明:
本文由发布人:【设计宅家居优选】进行上传及发布,原文章/作品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个人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;如需商业用途,请联系原作者授权后使用,如涉嫌侵权被追究法律责任与欧模网无关!
本站网友评论及内容发布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欧模网的立场或观点。